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环球最资讯丨探寻石油之光的“前世今生”

2023-06-14 10:47:18来源:大庆晚报

原标题:36岁的它是城市的标志,时代的印记,更是大庆人的记忆


(相关资料图)

探寻石油之光的“前世今生”

新一代匠人将老一代匠人精心打造的石油之光做成微缩版,你值得拥有!

核心提示:如果您站在世纪大道川流不息的车流旁,在萨尔图区中七路、萨大路和世纪大道交会处,一座宏伟的建筑会映入眼帘:宽阔的基座、高高的塔身,四周还有铸铜浮雕带的造型。

四季更迭,时代变迁,它却始终伫立在那里,守护这座城市的无数个黑夜与拂晓,也成了一代人又一代人的深深记忆。它,就是大庆的城市地标性建筑——石油之光。

追寻大庆石油之光

一座城市的标志,就是一张城市的金色明信片。当地人,与之休戚与共,有着天然且深厚的情感联系。外地人通常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也会对一座城市的标志建筑印象深刻。

在旅发大会即将来临之际,请跟随记者的笔触和镜头,让我们再次追寻镌刻在石油之光上的传奇与记忆。

近距离观察石油之光,更能感受到它的大气磅礴。

石油之光的雕塑主体有基座、塔身、塔徽。基座是圆柱体,高3.5米、直径8米,四周还镶着2.1米的铸铜浮雕带。塔身是由高30米、直径半米多的钢管排列起来的三棱柱组成,上端每边各有一件直径为2.4米的铜质圆浮雕。环廊是6只飞翔的海燕,最大的高近5米。

2009年,在大庆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通过了有关决定,批准雕塑“石油之光”为大庆的城市标志。

而今,石油之光已经36岁了。

石油之光的“前世今生”

对于记者这样一个外乡客,当年,初到大庆时,也被眼前这高高大大的建筑物吸引了目光,只是那时,乘车匆匆与它擦肩而过,车行渐远,才能看清楚它的全貌。

说到石油之光,就不得不说到它的设计者之一——吴景行。全凭自学,既不是科班出身,也没有固定的老师,愣是用热爱和深情创作出了这样一个震撼世人的作品。

近日,记者来到吴景行家中,探访当年他创作石油之光背后的故事。

吴景行今年76岁了,说起当年设计制作石油之光的故事,老人家记忆犹新。

“你见过儿童公园门口那个大娃娃吗?”还没等记者问,吴老先问记者。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吴老笑着回忆:“那个雕塑当年是四川的一些专业人士做的,那时还相继做了一些雕塑。后来,时任城市建设局副局长的杨传壁说,这些雕塑好看是好看,能不能有一些突出大庆元素的雕塑呢?能不能让咱们的人去做一个属于大庆的雕塑?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一句话,才机缘巧合地将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聚到了一起,为后来设计创作石油之光埋下了伏笔。

自学成才的“工匠”惊艳世界

记者眼前的吴老戴着老花镜,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许多国内驰名的艺术作品都出自他之手。连环画《创业》、版画《高高的井架》、年画《游龙飞奔》蜚声国内,雪雕《女娲》还捧回了国际大奖。

吴老退休后,每天画画、写毛笔字是他的必修课。记者在吴老的书房里,看到了老人家写的字,洒脱自如、苍劲有力。正当记者感叹吴老的艺术造诣时,吴老告诉记者,他是自学成才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记者好奇地追问下去。

生于1948年的吴景行,老家在浙江安吉。他幼时和家人投奔亲戚来到大庆,是大庆一中的第二批学生。吴景行从五六岁开始就喜欢画画,经常在家里的门上、墙上信手涂鸦,姐姐送的画,他都爱若至宝……

命运似乎在和吴景行开玩笑。由于出身不好,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他阴差阳错成了一名石油工人。但是,绘画天赋让他很快在工人中脱颖而出,在单位出板报、画版画,在圈子里小有名气。

在时任副市长张立中的主张下,我市决定建造一处城市雕塑。吴老说:“温工当年找到了我,说市里要建一座有‘油味’、体现大庆精神的现代雕塑。”温工名叫温崇辅,当时是大庆市城市建设局园林处的工程师。

“要建就建大庆自己的!”

吴老说,当时除了他,张少杰和战广彦也是雕塑的主创人员。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主创人员还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去考察学习,对于现代的城市雕塑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受。

真正创作的过程是漫长的,画的草图改了又改,特别磨炼人的心性,先后做了14个版本,大家现在看到的石油之光,凝聚着团队的集体智慧。

记者在吴老的书房桌子上,发现了两个石油之光的模型。看到记者很感兴趣,吴老介绍起了石油之光的寓意:“起初雕塑的塔身想用井架,我们又考虑到井架并不是大庆独有的,煤炭资源丰富的城市也可以有,不能代表油城的独特,战广彦就想到钻井用的钻杆,它立在钻塔之上,高耸挺拔,擎天一柱,是积极向上的象征。”

“说来也挺有意思的,顶端的塔徽,当时想用大庆市的市徽,后来领导说最好体现油田的标志,我就设计了油管的横截面,仿佛油流在奔涌流出,寓意着石油在流向祖国四面八方。而中间的基座,就是岩心。”吴老自豪地说道。

记者还了解到,雕塑的圆形底座浮雕,是张少杰设计的,显示着大庆地下独有的油层地质结构。“当时想设计出油浪的样子,我就设计了基座上的6只海燕,翅膀就像带波纹的环一样。起初是连在一起的,我怕不稳定,就把它们从中间断开了,就像浪花一样,寓意着滚滚的油海。”

“为什么要设计成海燕呢?因为铁人当年说过,我们掉到了这大油海里了……”话还没有说完,吴老已经哽咽了。

这深沉的情感,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作品,更是对铁人的无尽怀念。调整了一下情绪,吴老才继续说,石油之光不仅是城市的标志,也是致敬铁人的作品。石油之光是属于大庆这座城市的,对于吴景行老人来说,石油之光也是属于他的。

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设计、修改等工作,石油之光在1986年8月开工建设。

1987年7月28日,石油之光落成了。

“边干边学,一边画一边总结。”这是吴老给自己的评价。当年,吴景行在圈内已很有名气了,在少年宫工作的时候,不少小型建筑都是他画的图。

吴老笑着说,自己并不是科班出身,但是能够取得一些成绩,感谢当时的经历和机会,得以让自己师从多家,博采众长。

希望石油之光照亮更多的人

2009年,大庆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将《石油之光》雕塑定为大庆的城市标志。

因《石油之光》设计的成功,吴景行也被调到大庆市规划局工作,在大庆规划局雕塑管理站任站长。后来,他又带头设计了城市雕塑《奉献》、《石油之星》、《铁人》、《硕果》等。

吴老给记者找出来几张老照片,那是石油之光刚建成时,他作为设计者之一和作品拍的合影。每年,吴老都会到石油之光去看一看,他的心一直和石油之光紧紧地连在一起。

“每个城市都有它独特的印记,石油之光就是大庆的标志。旅发大会马上要召开了,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石油之光、走近石油之光、喜欢石油之光。不仅是咱们本地人,更希望石油之光能成为向外地游客介绍大庆的明信片。”吴老憧憬地说道,眼里闪着光。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作为城市地标的石油之光在一代又一代大庆人心中历久弥新,已然成为所有人心中的深刻记忆。

为了能更好地定格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新一代匠人把石油之光做成了微缩版,方便放在案头、方便摆在家里,让老一辈石油人的精神激励我们继续前行,永不止步。扫描下方二维码,把石油之光带回家!

策划/刘诚 文/视频制作 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经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