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第一辆中国市场“专属车”,朗逸揭开上汽大众研发新时代序幕 观热点

2023-06-30 11:40:51来源:搜狐汽车

2008年6月25日,上汽大众大众品牌Lavida朗逸上市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个故事深刻地讲解了企业合作关系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具备独自挑水的能力,才能在没水喝、或者分配不均时保持自己的竞争力。在合资企业的辉煌岁月中,这一启示推动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上汽大众来说,朗逸的诞生,正是其具备独自“挑水”能力的证明。作为国内第一家合资车企,上汽大众曾坐拥德国大众的所有资源,通过车型引进和国产化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在中国汽车市场独领风骚。但单纯仰赖于合作关系并不是长久之计,上汽大众骨子里高瞻远瞩、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仍然在促使着其不断培养自主研发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朗逸,既是一个加速催化剂,又是那个胜利果实。

市场竞争加剧,祭出哪吒概念车

自进入21世纪开始,上汽大众就加速了企业变革的进程。这主要是因为2001年中国入世后,各个跨国企业的目光都被吸引到这个东方大国。有了上汽大众这个成果的示例,国际车企纷纷采取合资的策略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竞争愈发激烈,上汽大众也就顺势而为,开启了一系列包括产销一体化在内的改革。自主研发进程的再进阶,也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当时,德国大众在中国有两家合资车企,为防止同门相残,德国大众通过错位的产品投放来保持双方的平衡。在产品序列中,上汽大众(时称上海大众)以小型车和中型车为主,没有紧凑型轿车产品,而一汽-大众则以紧凑型轿车产品为主,小型车和中型车空白。直到后来大众集团将六代帕萨特的生产交给了一汽-大众,弥补了其中型轿车产品的空白,上汽大众在产品序列上略微落后,于是便加紧了紧凑型轿车的研发。

2006年,上海大众内部代号为“Model Y”的概念车哪吒NEEZA在车展上亮相,该车完全由中国设计团队主导,体现了不少哪吒神话传说的形象,比如红色的车身,丹凤眼状的头灯等等。虽然该款车型来源于上汽大众成立之际,德国大众赠予的“Eva·Lavida”汽车图纸,但无论内涵还是外在,都充满了上汽大众的中国韵味。

专属中国市场,坚持自研道路

当时,哪吒的亮相震惊了中国车市,因为该款车型的整体研发几乎完全由上汽大众主导,这意味着上汽大众在当时几乎已经具备了整车的研发能力。次年,上汽大众的研发体系被并入大众全球研发体系,哪吒最终完成了工程化。2008年6月,上海大众朗逸正式投放市场。

在朗逸之前,德国大众引入中国的车型改动都不大,即便改动,其改动也必须要由德国大众亲自操刀,并进行论证。而朗逸显然打破了这一传统,上汽大众主导研发的朗逸具备了德系品质的同时,也有了更多中式审美的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个朗逸项目中,上汽大众展现了完善的零部件试验能力。在整个开发过程中,上汽大众总共开展台架试验1200余项,发动机试验1万多小时,整车道路试验累计里程450万公里,达到了各种工况条件下严格的试验认可。

2015年7月20日,上汽大众大众品牌全新朗逸家族上市

兼具质量、设计、技术,根据中国消费者喜好量身定制的朗逸,在上市当年就售出了44000多辆,开启了一代神车的销量传奇之路。这一傲人的成绩,不仅让德国大众看到了上汽大众对中国消费者的深刻认知,更是开辟了上汽大众主导车型研发的先河。在朗逸的基础上,上汽大众陆续推出全新朗逸、朗行、朗境以及相关衍生车型,打造了全系列的Lavida家族,展现了对技术、市场的深度理解,并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朗逸之后,上汽大众在自主研发上持续进步。2011年,在上汽大众的深度参与下,全新一代帕萨特上市,这是中国轿车企业首次直接参与国际一流汽车制造商的全新产品开发,标志着上汽大众的研发工作融入大众汽车集团全球开发体系。次年10月,上汽大众技术中心荣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称号,以合资车企的身份进入了技术创新“国家队”的行列。

一直以来,提升技术研发能力都是大众集团与上汽大众共同的目标。从如今上汽大众重金投入的豪气中,依稀能够感受到勇于突破自我、敢为人先的企业精神,这是当初其在朗逸项目中习得的魄力,也是上汽大众长盛不衰的成功之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