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 > 正文

又见假央企!万亿央企连续打假,为何屡禁不止?

2023-08-16 19:32:49来源:华夏时报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近期,“假央企”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记者注意到,8月国家能源集团分别发布两次公告称,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集团下属子企业,以集团下属子企业名义开展业务。


(资料图片)

国家能源集团在两次声明中指出,经核实,深圳国华合创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诚国融(上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诚国融(武汉)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及其下设各级子企业均为假冒国企,与国家能源集团无任何隶属或股权关系,也不存在任何投资、合作、业务等关系,其一切行为均与国家能源集团无关。请社会各界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风险,如发现其违法犯罪行为,请尽快到公安机关报案。

“从这些举措来看,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打假是值得肯定的。”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混合所有制与资本管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严学锋向《华夏时报》记者分析指出,一方面,企业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第一责任人。对于假冒下属企业的违法侵权行为,企业应该有力反击;另一方面,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央企同时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与社会责任。

“假央企”现象屡禁不止

其实,同样的公告在今年4月10日和29日也相继由国家能源集团发布,均为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相关材料等方式,将企业注册为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子公司,以国家能源集团下属子公司名义开展业务。涉及假央企的数量和地域更为广泛。

记者发现,除国家能源集团外,7月以来,多家知名央企接连发布“打假”声明。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均表示,不法分子冒用公司领导和干部职工身份,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诈骗活动,已向公安机关报案;中央结算公司称公司名称遭冒用,不法分子伪造“全国12315平台”APP、发布虚假消息,并进行投资欺诈;中信集团曝光18家“假中信”企业;甘肃350亿制氢项目招标方竟是“假央企”……假冒国企央企的案例层出不穷。

各界对“假冒央国企”问题的担忧由来已久且从未间断。

早在2021年10月,就有26家央企纷纷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公告了353家冒充国企身份的企业名单。紧随其后,国资委在2021年和2022年两次公示了“假央企”和“伪国企”,共有528家假企业被曝光。今年4月,国资委公布了第三批假冒中央企业名单,295家假央企被曝光。

记者发现,从冒充央国企的企业来看,企业名称里常常含有“中”“国”等字。从注册登记机关所在地分布来看,假冒国企几乎遍布全国各地。

业内人士指出,“中字头”“国字头”身份之所以这么有吸引力,一部分原因是市场买账。一名私营企业负责人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在自己经历过的同场竞争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普通投资人,都比较倾向于更信任国企背景公司,而实际上对方在实力方面不一定就比其他公司更突出。

然而,国企尤其是央企体量巨大,影响力广泛深远。市场上,“央国企情结”由来已久且根深蒂固,这或是不断有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的“思想温床”。现实情况一再表明,正是巨大的利益驱动使得假冒央企、国企的违法行为从未消失,手段不断翻新。

“组合拳”痛打假冒央国企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冒牌央国企的出现和目的通常是为了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和包装企业形象。这些冒牌央国企可能追求各种目标,如获得政府合同、吸引投资、获得信誉,进而获取其他商业机会等。对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或普通投资者来说,冒牌央国企的出现可能引发信任危机,影响合作和交易的正常进行,甚至对其资金和投资安全造成影响。

而多年来,经过资产和业务清理、重组,重新洗牌后,98家央企按照国家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一揽子顶层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了组织架构和治理效能,有效化解了央企层级架构复杂、投资监管薄弱等诸多问题。

在此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公布三批挂靠和假冒央企的名单。人们普遍认为,挂靠或假冒央企子公司开展业务等扰乱经济秩序的违法违规乱象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

对于假冒央企的行为,近年来国资委等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在严学锋看来,首先,增强透明度是遏制假冒央国企的重要手段。国资监管机构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的显眼位置等互联网渠道及时公布完整的央企名录。这样,假冒央企被发现的概率大,对假冒者有很大威慑;其次,国资监管机构、央企应及时、正式地公开曝光假冒行为,需要加强相关信息的搜集和监控。这是央企必要、日常的品牌维护工作,让假冒者付出声誉代价;最后,央企需真正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

“此外,‘堵后门’的同时‘开正门’。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基础上,市场化地推行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公平合作,让民企可以光明正大地成为央企的合作方、子公司。”严学锋表示。

张新原也表示,国资委等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决冒牌央国企问题。第一,加强了企业注册审批和排查工作,确保只有合法的央企才能得到注册批准;第二,国家对冒牌国企的打击力度加大,重点打击和整顿违法经营行为,并对涉及假冒国企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罚;第三,加大宣传工作,提醒公众警惕冒牌国企并及时举报。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冒牌国企问题应该会得到有效遏制。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标签: